
原本還想挑戰不掉下床紀錄的!但沒意外地還是跟大家一樣破功了!
在這之前我床欄買了,
離開他身邊也盡量用棉被或枕頭圍成一道圍牆(枕頭山、棉被山)
當然是因為他現在還不會爬,雖然翻身自如,但還不會克服、跨過障礙物!
昨晚是我大意,
將他放在靠牆的床上(我們是兩張標準雙人床併在一起)
想說我只是暫時離開一下下到陽台洗衣服,
我回來的速度應該會比他翻到床邊還快吧!所以便僥倖沒準備枕頭山。
然後我到陽台將衣服丟進洗衣機、開啟電源、啟動、轉身開門準備進房,
就在這個摩門特(moment)『碰』的一聲,我已經看到小玲龍正面著地掉下床了!!!
緊接著而來的就是小玲龍的嚎啕大哭。
在一樓看韓劇的婆婆聽到巨大聲響也快步衝了進來
然後一邊惜惜安慰小玲龍『摔了才長得快』,哎我也需要拍拍,因為我受到驚嚇了,
小玲龍被安撫逗笑後,我才敢掉眼淚。
孩子摔下床停止哭泣後,
接下來就是要察視傷勢啦~如果無明顯外傷,接著持續觀察孩子狀況,
摔傷的二晚裡,不要讓孩子連續睡四個鐘頭,
因為擔心是昏睡而家長卻不自知,
所以晚上,我設了鬧鐘半夜三點特地把小玲龍叫醒換尿布XD
他整個睡眼腥鬆真讓人心疼!
第一晚safe!小玲龍一定沒事的唷~這是孩子長大的必經之路咩!!!XD

長庚紀念醫院兒科門診製
寶寶跌下床了!?—談幼兒摔傷處理及預防
居家意外第一名—幼兒跌撞摔傷
許多媽咪都有這樣的經驗:照顧寶寶時,轉身去拿片尿布、上個廁所,回來卻發現寶寶已經爬到床沿,或者已經摔到床下去了!嬰幼兒跌摔撞傷,是居家最常發生的意外,而且從孩子會翻身開始,到會爬、會站、會走路,隨著寶寶日漸長大,發生的機會愈高!
摔傷處理的四大步驟
床、桌椅以及樓梯間,則是孩子最常發生從高處跌落的三個地點。當孩子從高處跌下來時,第一個反應通常是嚎啕大哭。此時媽咪最擔心的,就是撞傷了哪裡?有沒有傷到頭部?會不會腦內出血?需不需要看醫生、做檢查?
步驟一:檢視孩子有無破裂、出血的傷口
媽咪們這時一定要保持冷靜,先安撫孩子,然後檢視寶寶撞到的部位有沒有破裂、出血,身上有無其他擦傷、劃傷。如果孩子有輕微的皮肉傷口,應以消毒紗布止血,然後用生理食鹽水洗淨傷口,再塗抹外用葯膏。
如果傷口很深,有流血不止的現象,就應該馬上就醫,並告知醫師寶寶是摔傷導致。
步驟二:看有無骨折現象
若發生骨折,則會出現局部腫脹,須先在骨折處以木板或厚紙板固定,再趕快送醫院處理。由於骨折患者最怕隨意移動,造成更嚴重的骨骼移位,因此必須小心檢視,再將孩子抱起。
步驟三:觀察有無腦部受傷的症狀
孩子摔落後,如果有出現下列症狀,就表示腦部可能有受傷跡象,必須送醫做進一步的檢查。
1. 臉色蒼白。
2. 嘔吐。
3. 抽筋。
4. 意識不清。
5. 吃不下。
6. 昏睡不醒,就算叫醒也是昏昏沉沉的。
7. 活力不佳。
必須注意的是,就算孩子摔傷當天沒有出現這些症狀,家長仍必須留意觀察三天,才能確定腦部有沒有受傷。這三天儘量讓孩子躺在床上休息,而當孩子夜晚入睡後,要試著叫醒孩子一、二次,以確定孩子究竟是熟睡還是腦部受傷的昏睡。
步驟四:淤青的護理
通常從高處跌落,很容易造成身上有淤青,甚至頭上會撞出個大包!在確定沒有腦部受傷、骨折、出血等緊急情況後,淤青或腫包只要在家護理就可以了。
先用冰毛巾冰敷患部三十分鐘,減低腫脹及疼痛感,並減緩患部皮下出血量。二十四小時後,則換成熱敷,加快身體吸收淤血的速度。每天熱敷三次,一次15分鐘,然後用消除淤青的藥膏搓揉受傷部位,減少硬塊的形成。一般約一星期就會消腫了。
如何預防寶寶摔傷意外?
預防孩子摔傷,並非只是一味地隨時隨地抱著或揹著孩子,以免養成孩子的依賴性,在寶寶學步期也難保不會發生意外。所以,必須從居家環境著手。
1. 平時儘量不要將寶寶單獨放在於床上,以防寶寶翻身時從床鋪摔落地面。
2. 居家地板上應鋪設軟墊,可減輕寶寶不慎由高處摔落或跌倒時的重力,降低寶寶受傷的程度。
3. 家中若有樓梯,應在樓梯口裝設活動護欄,並且隨時上鎖,避免學爬時期的寶寶摔下樓。
4. 窗戶附近不要擺桌椅,預防寶寶攀爬太靠近窗戶的桌椅而跌落窗外,尤其要讓寶寶遠離折疊式桌椅,以免夾壓受傷。
5. 陽台上所有可以作為墊腳的東西,如箱子、矮凳子等都要收拾乾淨,以免讓孩子攀登而墜樓。
全站熱搜